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,近日,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园林学院“青言习语先锋队”暑期社会实践团赴“红军摇篮、将军故乡”的安徽金寨红军广场,开启了一场“沉浸式”的新思想研学之旅。这场生动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让青年学子在红色地标中感悟真理力量,在历史回响中坚定信仰方向。
01 仰望丰碑:在红色坐标中感悟思想根基
       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在晴空下巍然矗立,塔身 “燎原星火” 四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,既镌刻着革命先辈的信仰传奇,更映照出新时代思想传承的光芒。实践团成员整齐列队,肃穆瞻仰,感受着金寨红色历史与发展变迁。
     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‘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’,金寨的‘红苗工程’正是这一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。”实践团成员指着纪念塔下的英名墙,深刻领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“赓续红色血脉”的重要论述,并非抽象的理论,而是建立在无数先烈用生命铸就的红色根基之上。历史与现实的交融,让“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的信念在实践团成员心中深深扎根。

02 攀登阶梯:用实践足迹丈量理论深度
       怀着对先辈的敬仰与对真理的渴求,成员们拾级而上。59级石阶如同展开的历史长卷,每一级都承载着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时代的奋斗记忆——这 59 级台阶正寓意着金寨诞生的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。在攀登过程中,实践团成员结合石阶背后的故事,生动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“奋斗” 与“传承”的深刻内涵。

03 淬炼初心:以青年担当践行时代使命
       站在红军广场高处,俯瞰这片在新思想指引下焕发新生的土地,实践团成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交流。大家纷纷表示,纪念塔是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的精神坐标,台阶是“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”的实践阶梯,英名墙是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价值见证。

       这场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红色实践中变得可感可及。“青言习语先锋队”将带着这份收获,把红色基因与思想力量融入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,以“请党放心、强国有我”的担当,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。
(拟稿人:刘吴越     审核:徐涌)